1岁宝宝先拉肚子后发烧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这种情况通常由胃肠感染、食物过敏、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肠炎、中耳炎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暂停添加新辅食,减少乳糖摄入,选择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母乳喂养可继续,配方奶喂养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加重胃肠负担。若伴随呕吐需短暂禁食4-6小时。
2、补充水分使用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每10分钟喂5-10毫升。观察排尿次数和尿色,6小时无尿需警惕脱水。可配合稀释的苹果汁或米汤补充电解质。避免直接饮用白开水或运动饮料。
3、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保持室温25℃左右,减少衣物包裹。禁用酒精擦浴或冰敷。发热期间每2小时监测体温,记录热型变化供医生参考。
4、观察症状记录腹泻次数、性状及是否带血丝黏液。检查耳道有无分泌物,皮肤是否出现皮疹。注意精神状态和囟门凹陷程度。出现抽搐、持续嗜睡、呼吸急促需立即就医。
5、及时就医若发热超过24小时或体温超过39℃,需化验血常规和粪便常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可明确病原。细菌感染需用头孢克肟颗粒,病毒感染可用蒙脱石散。中耳炎需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
家长需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注意奶瓶餐具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恢复期逐步增加饮食种类,优先补充含锌食物促进肠黏膜修复。密切监测体温和脱水体征,若72小时内无改善或出现血便、喷射性呕吐等危急症状,须急诊处理。日常注意手卫生,定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降低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