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主要表现为眼压升高导致的视神经损伤,典型症状包括视力模糊、眼胀头痛、虹视现象,可通过药物、激光、手术等方式治疗。
1、视力模糊青光眼早期常出现间歇性视力模糊,尤其在暗光环境下明显。这与眼压波动压迫视神经有关,可能伴随视野周边出现弓形暗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视力会突然下降。治疗需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严重者需激光虹膜切开术。
2、眼胀头痛眼压急剧升高时会引发眼球胀痛,疼痛常放射至同侧头部,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多表现为慢性钝痛。可使用乙酰唑胺片联合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控制眼压,若药物无效需考虑小梁切除术。
3、虹视现象看光源时出现彩虹样光环是青光眼典型体征,源于角膜水肿导致的光线折射异常。常见于急性发作期,可能伴随结膜充血。需紧急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
4、视野缺损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鼻侧视野缩小,晚期呈管状视野。视神经盘检查可见杯盘比增大。需长期使用贝美前列素滴眼液保护视神经,联合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延缓病情。
5、夜间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夜间眼压升高更显著,表现为睡前眼痛加剧、晨起视物不清。可能与房水循环昼夜节律有关。建议睡前使用阿法根滴眼液,避免长时间俯卧位休息。
青光眼患者应避免在暗环境久留,控制每日饮水量在2000毫升内,减少咖啡因摄入。定期进行眼压监测和视野检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眼科体检。出现突发视力下降、剧烈眼痛时须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