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骨痛、泌尿系统结石、消化系统不适、精神异常和心血管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两种常见的甲状旁腺疾病,症状表现有所不同。
1、骨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能导致骨骼系统症状,患者常出现骨痛、骨质疏松甚至骨折。这是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钙从骨骼中大量释放。患者可能感到腰背部或四肢关节持续性疼痛,严重时轻微外伤即可引发病理性骨折。长期未治疗的病例可能出现骨骼畸形。
2、泌尿系统结石高钙血症可导致尿液中钙含量升高,形成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可能出现肾绞痛、血尿或尿频尿急等症状。反复发作的肾结石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典型表现之一。结石可能引起尿路梗阻,严重时导致肾功能损害。
3、消化系统不适甲状旁腺疾病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高钙血症可影响胃肠蠕动功能,导致消化不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胰腺炎或消化性溃疡,表现为上腹部疼痛。
4、精神异常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高钙血症可导致嗜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能出现手足抽搐、癫痫发作等低钙血症相关症状。
5、心血管异常长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表现为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症状。高钙血症可导致血管钙化和心肌功能异常。部分患者心电图可能出现QT间期缩短等改变,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甲状旁腺病患者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当控制高钙或低钙食物的摄入。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非常重要。避免剧烈运动以防骨折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和长期随访管理。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能与慢性肾病、维生素D缺乏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骨痛、肌肉无力等症状。调整饮食需限制高磷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乳制品等,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骨化三醇软胶囊、碳酸钙D3片、西那卡塞片等药物,有助于调节钙磷代谢。对于药物控制不佳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或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
日常需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避免高磷饮食,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