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检查项目主要有血淀粉酶检测、尿淀粉酶检测、腹部超声、腹部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因胰酶异常激活导致的炎症反应,需通过多项检查明确诊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1、血淀粉酶检测血淀粉酶检测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胰腺发生炎症时,胰酶释放入血导致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该检查需空腹采血,发病后2-12小时即可出现异常,48小时达峰值。需注意高淀粉酶血症也可能由肠穿孔、腮腺炎等疾病引起,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尿淀粉酶检测尿淀粉酶检测通过测定尿液中的淀粉酶水平辅助诊断。尿淀粉酶升高较血淀粉酶延迟,但持续时间更长,适用于就诊较晚的患者。留取随机尿标本即可检测,但结果可能受肾功能影响。与血淀粉酶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3、腹部超声腹部超声可观察胰腺形态变化及周围渗出情况,具有无创、便捷的优势。典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边缘模糊,可能发现胆总管结石等病因。但受肠气干扰可能影响观察效果,对轻度胰腺炎敏感性较低。
4、腹部CT腹部CT是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增强CT能清晰显示胰腺坏死范围、胰周积液及血管并发症。根据CT表现可分为间质水肿性胰腺炎和坏死性胰腺炎,后者需更积极治疗。检查前需禁食4小时以上,必要时使用碘对比剂。
5、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无需造影剂即可清晰显示胰胆管结构,适用于胆源性胰腺炎病因诊断。能发现微小结石、胰管狭窄等病变,对碘过敏或肾功能不全患者更具优势。检查时间较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用。
确诊急性胰腺炎后应严格禁食,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需逐步过渡至低脂饮食,避免酒精及暴饮暴食。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复诊,重症患者可能需转入ICU治疗。遵医嘱完善后续检查并规范治疗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
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时间通常在发病后1-7天,具体与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重症急性胰腺炎若合并多器官衰竭,可能在24-72小时内危及生命。
急性胰腺炎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种类型。轻症患者经规范治疗通常1-2周可恢复,死亡率极低。重症患者因胰腺组织广泛坏死,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肺、肾、心等多器官功能障碍。这类患者死亡风险集中在发病初期3-5天,主要死因包括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部分晚期死亡病例可能与继发胰腺脓肿、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有关。及时进行液体复苏、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建议患者出现持续上腹痛伴呕吐、发热等症状时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食,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机体需求。恢复期应避免高脂饮食、酒精摄入等诱因,定期复查血淀粉酶及腹部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