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觉老打呼噜可通过调整睡姿、控制体重、治疗鼻部疾病、切除腺样体或扁桃体、使用药物等方式改善。打呼噜通常由生理性因素、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原因引起。
1、调整睡姿建议家长让孩子采取侧卧位睡觉,避免仰卧时舌根后坠加重气道阻塞。可在孩子背部垫软枕辅助保持体位,同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支撑颈部。观察1-2周若打呼噜减轻则继续维持,无改善需考虑其他干预措施。
2、控制体重超重儿童颈部脂肪堆积会压迫气道,家长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每日保证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如游泳、跳绳等。体重下降5%-10%后,多数孩子打呼噜症状会明显缓解。
3、治疗鼻部疾病过敏性鼻炎患儿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糖浆、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鼻窦炎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每日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鼻腔,保持呼吸道通畅。
4、切除腺样体或扁桃体经耳鼻喉科检查确诊腺样体肥大阻塞后鼻孔超过70%,或扁桃体Ⅲ度肿大伴睡眠呼吸暂停时,建议行腺样体切除术或扁桃体切除术。术后需流质饮食1周,避免剧烈运动,多数患儿术后1个月打呼噜症状消失。
5、使用药物对于轻度睡眠呼吸障碍,可短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合并过敏时联用西替利嗪滴剂。中重度病例可能需要氨茶碱片改善通气,但须严格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家长应定期记录孩子打呼噜频率和持续时间,观察是否伴随呼吸暂停、张口呼吸、白天嗜睡等症状。保持卧室湿度在50%-60%,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避免睡前2小时进食,晚餐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影响日常生活,需及时到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必要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评估病情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