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可通过尿液异常、血压升高、水肿、疲劳乏力、肾功能检查异常等表现初步判断。慢性肾炎通常由免疫异常、感染、药物损伤、代谢疾病、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尿常规、血生化、肾脏超声等检查确诊。
1、尿液异常慢性肾炎患者可能出现尿液颜色加深、泡沫尿或血尿。尿液检查可发现蛋白尿或镜下血尿,尿蛋白定量超过150毫克每24小时提示异常。免疫异常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感染或药物毒性也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黄葵胶囊、百令胶囊或尿毒清颗粒等药物,但需避免自行用药。
2、血压升高约半数慢性肾炎患者伴随血压升高,与肾脏排水排钠功能下降有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可导致顽固性高血压,表现为头晕头痛或视物模糊。这种情况可能与肾小球硬化或肾动脉狭窄有关。医生可能建议服用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同时需限制钠盐摄入。
3、水肿表现眼睑或下肢水肿是慢性肾炎常见体征,早晨面部浮肿明显,傍晚下肢肿胀加重。这与低蛋白血症或水钠潴留有关,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或腹水。肾病综合征或肾功能不全患者更易出现明显水肿。临床常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配合优质低蛋白饮食改善症状。
4、疲劳乏力贫血和毒素蓄积可导致持续疲劳感,活动后心慌气短。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会引起肾性贫血,血肌酐超过正常值3倍时症状明显。这种情况常见于慢性肾衰竭患者可能需要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或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并定期监测血红蛋白。
5、检查异常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提示肾功能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毫升每分钟持续3个月可诊断慢性肾病。超声检查可能显示肾脏缩小或皮质变薄。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病患者需定期复查肾功能,必要时进行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怀疑慢性肾炎时应尽早就医检查,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每天每公斤体重0.6-0.8克,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适量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保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定期监测体重和水肿变化。出现严重水肿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立即就诊。
急慢性肾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急慢性肾炎可能是由感染、免疫异常、遗传等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血尿血尿是急慢性肾炎的常见症状,表现为尿液呈洗肉水样或肉眼可见的血色。血尿可能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有关,通常伴随尿频、尿急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黄葵胶囊、肾炎康复片、百令胶囊等药物。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尿常规。
2、蛋白尿蛋白尿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增高,表现为尿液泡沫增多且久置不散。蛋白尿可能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有关,常伴随乏力、食欲减退。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贝那普利片、雷公藤多苷片等药物。日常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优质蛋白为主。
3、水肿水肿多出现在眼睑、颜面及下肢,按压后出现凹陷。水肿可能与钠水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常伴随体重增加、尿量减少。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氢氯噻嗪片等利尿剂。日常需限制食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
4、高血压高血压是急慢性肾炎的常见并发症,表现为头晕、头痛、视物模糊。高血压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常伴随心悸、胸闷。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降压药。日常需监测血压,避免情绪激动。
5、肾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表现为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肾功能异常可能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常伴随贫血、电解质紊乱。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尿毒清颗粒、肾衰宁胶囊、复方α-酮酸片等药物。日常需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如香蕉、橙子等。
急慢性肾炎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防寒保暖。饮食上应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限制每日水分摄入量。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血压等指标,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不适时,应及时就医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