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侧切是为了避免会阴严重撕裂并保护母婴安全。主要有会阴条件差、胎儿过大、产程异常、需要器械助产、预防并发症等因素。
1、会阴条件差部分产妇会阴组织弹性不足或存在瘢痕,自然分娩时容易发生不规则撕裂。侧切能控制切口方向,降低深部组织损伤概率。产后需每日用碘伏消毒切口,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外用利多卡因乳膏。
2、胎儿过大胎儿体重超过4000克或双顶径较大时,通过产道可能造成会阴Ⅲ度以上撕裂。精准的侧切能扩大出口径线,减少产道挤压伤。产后需监测切口愈合情况,必要时使用康复新液湿敷,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3、产程异常当第二产程延长或胎儿出现窘迫时,侧切可加速分娩进程。这种情况多见于宫缩乏力或胎位异常,需配合使用缩宫素注射液。产后要观察恶露性状,预防性使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减少出血。
4、器械助产使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助产时,侧切能为操作提供足够空间。这类情况常见于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产妇,术后需加强血糖血压监测,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
5、预防并发症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前置胎盘的产妇,侧切能降低产后大出血风险。术后需定期换药,可静脉滴注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配合红外线照射促进切口愈合。
产后6周内应避免久坐或剧烈运动,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冲洗2次。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适量食用火龙果预防便秘。切口红肿渗液或持续疼痛超过1周时,需及时返院检查。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禁用含酒精的皮肤消毒剂。
顺产可以不侧切,但需根据产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决定。侧切通常在胎儿过大、产道过紧或分娩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实施,以降低严重撕裂风险并加速分娩。若评估显示母婴状况良好且无上述风险因素,医生可能避免侧切。
产妇骨盆条件良好、胎儿体重适中且胎位正常时,通常无须侧切。此时会阴组织弹性足够,分娩过程中可通过适度控制用力节奏、配合助产士指导的呼吸技巧,帮助自然扩张产道。产前进行会阴按摩或温水热敷也有助于增强组织延展性。部分医院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或水中分娩等方式,进一步减少会阴损伤概率。
当胎儿双顶径超过骨盆出口径线、出现持续性枕后位等胎位异常,或产妇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导致胎儿偏大时,可能需要侧切。急产、胎儿窘迫等紧急情况下,侧切能快速扩大产道空间,缩短第二产程。既往会阴瘢痕或炎症导致组织弹性差的产妇,选择性侧切可避免不规则撕裂伤及肛门括约肌损伤。
产后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冲洗2-3次,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侧切伤口未愈合前避免久坐,可侧卧哺乳。出现红肿渗液或剧烈疼痛时应及时复查。无论是否侧切,产后6周内均需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凯格尔运动需待伤口完全愈合后逐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