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或肾盂肾炎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饮水量、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方式治疗。肾结石可能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血尿等症状;肾盂肾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伴随发热、尿频尿急等症状。
1、调整饮食肾结石患者需减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的摄入,限制钠盐和动物蛋白。尿酸结石患者应避免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肾盂肾炎患者需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尿路不适。每日饮水建议分次少量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肾脏负担。
2、增加饮水量每日保持2000-3000毫升饮水量可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积。肾结石患者建议睡前适量饮水防止夜间尿液浓缩。肾盂肾炎患者多饮水可促进细菌排出,但合并肾功能不全时需控制入水量。可选用柠檬水等碱性饮品调节尿液酸碱度。
3、药物治疗肾结石疼痛发作时可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剂缓解痉挛,感染性结石需配合头孢克肟颗粒控制感染。肾盂肾炎常用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严重者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尿常规评估疗效。
4、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5-20毫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粉碎结石。术前需进行凝血功能检查,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肾周血肿等并发症。碎石后需配合药物排石治疗,定期复查超声观察残石情况。
5、经皮肾镜取石针对复杂性肾结石或体外碎石失败病例,通过腰部穿刺建立通道取出结石。术前需评估肾功能及解剖结构,术后需留置肾造瘘管引流。该术式对2厘米以上鹿角形结石清除率较高,但存在出血、感染等手术风险。
肾结石患者日常应保持适度运动如跳绳促进小结石排出,避免久坐憋尿。肾盂肾炎治愈后需定期尿检预防复发,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两类疾病均需限制浓茶、咖啡摄入,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出现持续腰痛、血尿或高热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
急性肾盂肾炎和尿路感染的区别主要在于感染部位及严重程度。急性肾盂肾炎是上尿路感染,累及肾脏实质;尿路感染通常指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症状较轻。
1、感染部位差异急性肾盂肾炎病变位于肾脏肾盂及肾实质,多由细菌逆行感染引起。尿路感染主要指膀胱炎或尿道炎,病原体多局限于膀胱黏膜或尿道,不会波及肾脏。两者可通过尿培养定位诊断区分。
2、临床症状不同急性肾盂肾炎常突发高热、寒战,伴明显腰痛或肾区叩击痛,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尿路感染以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刺激征为主,体温多正常或低热,无腰部症状。
3、实验室检查区别急性肾盂肾炎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显著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尿检除脓尿外可能出现管型尿。普通尿路感染以尿白细胞增多为主,血液炎症指标升高不明显,尿蛋白多为阴性或弱阳性。
4、并发症风险急性肾盂肾炎可能引发肾周脓肿、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需住院静脉抗生素治疗。单纯尿路感染极少引起全身性损害,通常口服抗生素即可控制,但孕妇或糖尿病患者需警惕感染上行。
5、治疗周期差异急性肾盂肾炎需静脉用药1-2周后改为口服,总疗程14-21天,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普通尿路感染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3-7天即可。
出现排尿异常或发热时应及时留取清洁中段尿送检,避免憋尿及会阴清洁不足。治疗期间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防止复发。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育龄女性注意性生活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