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是由胰腺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糖水平。
胰岛素在人体代谢中发挥核心作用,它能促进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转化为糖原或脂肪储存。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通过激活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加速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同时抑制肝脏糖原分解和脂肪分解,维持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胰岛素还参与蛋白质合成,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帮助组织生长修复。
胰岛素分泌异常会导致糖尿病等疾病。1型糖尿病因自身免疫破坏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需终身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后期可能伴随胰岛素分泌不足。妊娠期糖尿病也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关。某些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切除术后也会影响胰岛素分泌。胰岛素瘤患者则因肿瘤过度分泌胰岛素引发低血糖。
健康人群应通过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维持胰岛素敏感性,避免高糖高脂饮食诱发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规范使用胰岛素制剂,定期监测血糖。使用胰岛素要注意注射部位轮换,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储存胰岛素时应避免高温或冷冻,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冷藏保存,已开封的可室温放置。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后能否停用需根据病情决定,部分患者可逐渐减量或停用,部分患者需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通常用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严重受损或急性并发症等情况。
胰岛功能部分恢复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停用胰岛素。这类患者通过胰岛素治疗改善高糖毒性后,自身胰岛功能可能部分恢复。在医生指导下,可逐步减少胰岛素用量,配合口服降糖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维持血糖稳定。需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血糖反弹。
胰岛功能衰竭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因自身无法分泌胰岛素,须终身替代治疗。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严重衰退时,也需持续外源性胰岛素补充。妊娠期糖尿病、围手术期或合并严重感染等特殊情况,可能仅需短期胰岛素治疗。
调整胰岛素方案必须严格遵医嘱。突然停用胰岛素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患者应定期复查胰岛功能,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饮食运动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综合评估,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规律作息,监测血糖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