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时间需根据胰岛素类型和个体血糖控制目标调整,主要包括餐前注射、睡前注射等不同时段。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需在餐前5-15分钟注射,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升高。短效胰岛素如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建议餐前30分钟注射,使药效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同步。中效胰岛素如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通常在早餐前或睡前注射,作用时间可持续12-18小时。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每日固定时间注射一次,可提供基础胰岛素需求。预混胰岛素如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需在早餐和晚餐前注射,兼顾基础与餐时血糖控制。
患者应定期监测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根据血糖波动情况与医生沟通调整注射方案。避免在运动前后、饮酒后等特殊时段随意调整注射时间。注射部位需轮换使用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等区域,防止脂肪增生影响吸收。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记录注射时间与剂量便于复诊时评估疗效。保持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胰岛素发挥最佳效果。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后能否停用需根据病情决定,部分患者可逐渐减量或停用,部分患者需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通常用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严重受损或急性并发症等情况。
胰岛功能部分恢复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停用胰岛素。这类患者通过胰岛素治疗改善高糖毒性后,自身胰岛功能可能部分恢复。在医生指导下,可逐步减少胰岛素用量,配合口服降糖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维持血糖稳定。需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血糖反弹。
胰岛功能衰竭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因自身无法分泌胰岛素,须终身替代治疗。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严重衰退时,也需持续外源性胰岛素补充。妊娠期糖尿病、围手术期或合并严重感染等特殊情况,可能仅需短期胰岛素治疗。
调整胰岛素方案必须严格遵医嘱。突然停用胰岛素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患者应定期复查胰岛功能,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饮食运动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综合评估,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规律作息,监测血糖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