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美白可通过适量食用草莓、苹果、菠萝、芹菜、乳制品等食物辅助改善,也可遵医嘱使用过氧化脲牙膏、过氧化氢凝胶、盐酸米诺环素片、牙齿美白贴片、冷光美白剂等专业产品。建议结合口腔检查结果选择科学美白方案。
一、食物1、草莓草莓含苹果酸能帮助分解牙面色素沉积,咀嚼时纤维结构可产生物理摩擦作用。每周食用2-3次新鲜草莓,食用后需及时漱口避免果酸长期接触牙釉质。对草莓过敏者应避免使用该方法。
2、苹果苹果富含水分和膳食纤维,咀嚼过程中能促进唾液分泌并机械清洁牙面。建议选择脆苹果直接食用,苹果汁因失去纤维结构效果减弱。胃肠敏感者空腹食用可能引起不适。
3、菠萝菠萝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类色素沉淀,但酸性较强不宜过量食用。每次食用不超过100克,食用后建议用清水漱口。口腔溃疡发作期应暂停食用。
4、芹菜芹菜茎秆纤维在咀嚼时能摩擦牙面清除软垢,同时刺激牙龈促进血液循环。生嚼芹菜杆效果最佳,烹饪后膳食纤维结构被破坏效果降低。牙齿松动者需谨慎食用。
5、乳制品奶酪、酸奶等富含钙质和酪蛋白,能在牙面形成临时保护层。无糖希腊酸奶是较好选择,乳糖不耐受者可选用发酵乳制品。夜间饮用后仍需保持口腔清洁。
二、药物1、过氧化脲牙膏含10%过氧化脲的医用美白牙膏,适用于外源性着色牙。每日刷牙两次,持续使用4周可见效。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敏感,牙龈炎患者需在牙医指导下使用。
2、过氧化氢凝胶浓度6%的过氧化氢凝胶需配合牙托使用,可渗透牙本质分解深层色素。每次使用不超过30分钟,治疗周期为2周。四环素牙效果有限,氟斑牙禁用此方法。
3、盐酸米诺环素片用于治疗牙本质敏感伴随的内源性着色,需配合光固化治疗。常见剂型为50mg胶囊,使用期间需避免阳光直射。孕妇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该药物。
4、牙齿美白贴片含过氧化氢的薄膜贴片可直接附着牙面,适合前牙区美白。每日使用1小时,7天为1疗程。贴片可能引起牙龈刺激,牙周病患者使用前应咨询医师。
5、冷光美白剂诊室专用的35%过氧化氢凝胶配合蓝光照射,1次治疗即可见效。治疗后24小时内需避免食用深色食物。重度氟斑牙及牙釉质发育不全者不适用该方法。
日常应减少咖啡、红茶、酱油等易染色食物摄入,吸烟者需控制烟草使用量。建议每年进行1次专业洁牙,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牙间隙。若牙齿变色伴随疼痛或牙龈出血,需及时就诊排除牙髓病变。长期使用美白产品可能损伤牙釉质,连续使用不应超过3个月。
氟斑牙一般可以通过专业治疗变白,但自然恢复较困难。氟斑牙是牙齿发育期摄入过量氟化物导致的釉质发育不全,主要表现为牙面白垩色斑块或黄褐色着色。
轻度氟斑牙可通过牙齿美白改善。冷光美白利用过氧化氢凝胶渗透牙釉质分解色素,对白垩型斑块效果较好。树脂渗透技术能封闭釉质孔隙,改善白垩色外观。这两种方式需在口腔科完成,单次治疗约30-60分钟,效果可持续1-2年。日常使用含磷硅酸钙的牙膏有助于修复釉质表面微结构。
中重度氟斑牙需采用修复性治疗。瓷贴面能覆盖严重着色牙面,厚度仅0.3-0.7毫米,需磨除少量牙体组织。全冠修复适用于伴釉质缺损的病例,采用二氧化锆材料可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微研磨联合家庭漂白对黄褐色斑块有效,需医生先进行釉质微打磨再配合居家使用低浓度漂白剂。
建议避免使用强酸性口腔护理产品以防釉质进一步损伤。定期口腔检查可评估氟斑牙进展,妊娠期妇女及8岁以下儿童需特别注意控制氟摄入量。长期饮用高氟地区水源者应考虑安装净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