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时盖被子出汗可能有一定作用,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体温上升期适当保暖有助于缓解寒战,高温持续期过度捂汗可能加重脱水风险。
体温调节中枢受病原体刺激后,人体通过寒战产热使体温升高。此时患者常感到畏寒,适当增加被褥可减少寒冷不适感,帮助体温平稳过渡到高温平台期。但需注意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薄被,避免使用电热毯或厚重羽绒被,同时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当体温已达38.5摄氏度以上时,继续捂被发汗可能阻碍散热。大量出汗会导致体液丢失,血液黏稠度增加,尤其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此时应减少覆盖物,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并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电解质紊乱。
出现发热症状时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选择小米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三天未退,或伴随意识模糊、皮疹、颈部僵硬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脑膜炎等严重感染。退热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恢复。
新生儿可能会因被子覆盖导致窒息,需特别注意睡眠安全。婴儿的呼吸调节能力较弱,且无法自主移除遮挡物,厚重的被子或不当的睡眠环境可能阻塞口鼻引发危险。
新生儿睡眠时建议使用轻薄的专用睡袋或襁褓巾,避免使用成人厚被子。被子可能因婴儿活动覆盖面部,且新生儿颈部肌肉无力,难以调整头部位置避开障碍物。床上也不应放置毛绒玩具、枕头等松散物品,这些均可能增加窒息风险。美国儿科学会推荐让婴儿仰卧在硬度适中的床垫上,穿适宜室温的连体衣即可维持体温。
少数情况下,早产儿或患有先天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婴儿风险更高。这类婴儿的呼吸反射更弱,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监护设备。若发现婴儿口鼻发紫、呼吸微弱或出现异常鼾声,需立即移除遮挡物并就医。家长应定期检查婴儿睡眠状态,确保其面部始终暴露在空气中。
为预防意外,建议家长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婴儿床,保持床面平整无杂物。夜间可通过婴儿监护仪观察呼吸情况,但避免依赖电子设备替代人工看护。若室温较低,可调节暖气而非加盖厚重被褥。哺乳后需拍嗝再放置入睡,避免吐奶引发呛咳。如发现婴儿睡眠中频繁扭动或哭闹,需排查是否因过热或呼吸不畅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