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炎可通过生活护理、药物治疗、雾化吸入、中医调理、氧疗等方式治疗。小儿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冷空气刺激、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适当增加水分摄入,稀释痰液有助于排出。患儿应穿着宽松衣物,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咳嗽。夜间可抬高床头15度缓解呼吸不畅。
2、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咳嗽剧烈可用氨溴索口服溶液化痰,喘息明显可使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发热超过38.5℃可服用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所有药物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3、雾化吸入对于气道痉挛患儿,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能快速缓解支气管水肿。雾化前后清洁面部,每次吸入10-15分钟,每日2-3次。雾化器使用后需用清水冲洗晾干,避免交叉感染。
4、中医调理风热咳嗽可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风寒咳嗽适用杏苏止咳糖浆。推拿可选择清肺经、揉膻中等穴位,每日1次。三伏贴敷贴大椎、肺俞等穴位,对反复发作患儿有预防作用。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
5、氧疗血氧饱和度低于92%时需给予低流量吸氧,氧浓度控制在30%-40%。使用加温湿化氧可减少气道干燥。监测氧疗期间的生命体征,避免氧中毒。严重呼吸衰竭需考虑无创通气支持。
家长需每日监测患儿体温、呼吸频率及精神状态,记录咳嗽频率和痰液性状。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避免生冷油腻食物。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膈肌力量。若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或持续高热,应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有助于预防复发。
小儿支气管炎一般7-14天能好,具体恢复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等因素有关。
小儿支气管炎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冷空气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病情较轻时,通过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冷空气等方式护理,通常7天左右症状可缓解。病情较重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等药物,恢复时间可能延长至10-14天。部分患儿可能因体质较弱或护理不当导致病情反复,恢复时间可能超过14天。
日常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二手烟,饮食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水分,有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