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囊炎通常需要进行泪道冲洗、泪囊造影、鼻内镜检查、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影像学检查等检查项目。
1、泪道冲洗泪道冲洗是诊断泪囊炎的基础检查,通过向泪道注入生理盐水观察液体流向,判断泪道是否通畅。若冲洗液从泪点反流或伴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提示泪囊存在炎症或阻塞。该检查操作简便,可初步评估泪囊功能状态,但无法明确具体阻塞部位。
2、泪囊造影泪囊造影通过向泪道注入造影剂后进行X线摄片,能清晰显示泪囊形态、大小及阻塞位置。检查可发现泪囊扩张、造影剂滞留等典型表现,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需注意碘过敏者禁用此检查,检查后需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
3、鼻内镜检查鼻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鼻腔及鼻泪管开口情况,排除鼻腔病变导致的继发性泪囊炎。检查可见鼻泪管开口狭窄、黏膜充血或息肉增生等异常,必要时可同步进行活检。该检查对鉴别鼻腔肿瘤、鼻窦炎等病因具有独特优势。
4、分泌物培养取泪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及敏感抗生素。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检查结果可指导精准用药。急性泪囊炎发作期采集标本阳性率较高,检查前应避免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5、影像学检查CT或MRI检查适用于复杂病例,能显示泪囊周围骨质破坏、肿瘤压迫等深层病变。CT三维重建可立体呈现泪道解剖结构,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对评估泪囊周围炎症范围具有重要价值。影像学检查通常作为术前评估手段。
确诊泪囊炎后应避免揉眼,保持眼部清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慢性泪囊炎患者可每日用温毛巾热敷眼周促进分泌物排出,急性发作期需及时就医。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泪囊鼻腔吻合术等手术治疗。
眼睛泪囊炎的症状主要有溢泪、眼部分泌物增多、泪囊区红肿压痛、结膜充血、畏光等。泪囊炎通常由鼻泪管阻塞、细菌感染、眼部外伤、邻近组织炎症扩散、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溢泪溢泪是泪囊炎最常见的早期症状,表现为眼泪无法正常通过鼻泪管排出,导致眼泪溢出眼眶。患者常感觉眼睛湿润,尤其在寒冷或刮风时症状加重。长期溢泪可能引发眼睑皮肤湿疹或继发感染。
2、眼部分泌物增多泪囊炎患者晨起时可见大量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堆积在眼角,严重者可能形成黄绿色脓液。分泌物增多与泪囊内细菌繁殖有关,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反复擦拭可能加重眼睑皮肤刺激。
3、泪囊区红肿压痛急性泪囊炎发作时,内眼角下方泪囊区会出现明显红肿,触摸时有压痛感。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严重者可形成脓肿。慢性泪囊炎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泪囊区轻微隆起,按压时有黏液反流。
4、结膜充血炎症扩散会导致球结膜和睑结膜血管扩张,表现为眼睛发红。充血多从内眦部开始,逐渐向眼球其他部位蔓延。患者可能伴有异物感或灼热感,但视力通常不受影响。
5、畏光部分患者因炎症刺激出现畏光症状,在强光下会不自主眯眼或流泪加重。这种情况多伴随角膜上皮点状脱落,需警惕感染向眼球深部扩散的风险。
泪囊炎患者应注意保持眼部清洁,每日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清理分泌物。避免用手揉眼,减少细菌感染机会。急性发作期可局部热敷促进炎症消退,但温度不宜超过40摄氏度。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有助于维持眼表健康。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到眼科进行泪道冲洗或探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