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值超过16.7毫摩尔每升或空腹血糖长期超过13.9毫摩尔每升时通常需要考虑胰岛素治疗。是否需要使用胰岛素还需结合个体情况、并发症风险及口服药效果综合评估。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完全丧失,确诊后需立即启动胰岛素治疗。这类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更为严格,通常要求空腹血糖维持在4.4-7.0毫摩尔每升,餐后血糖不超过10.0毫摩尔每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通过饮食运动控制后,空腹血糖仍超过5.3毫摩尔每升或餐后1小时血糖超过7.8毫摩尔每升,也需考虑胰岛素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失效、出现急性代谢紊乱或严重并发症时,即使血糖未达上述阈值也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手术前后、感染等应激状态下,临时胰岛素治疗可帮助快速控制血糖波动。
部分特殊情况下血糖未达常规阈值也可能需要胰岛素。比如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等特殊类型,早期即可能出现胰岛素分泌缺陷。合并酮症酸中毒或高渗状态时,无论初始血糖值高低都必须使用胰岛素。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伴随的血糖升高,对口服药反应差,需早期胰岛素干预。对于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胰岛素可能是唯一安全的降糖选择。
胰岛素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血糖变化。建议每日记录空腹及餐后血糖值,就诊时携带监测记录供医生调整方案。注意识别低血糖症状,随身携带糖果应急。注射部位应轮换避免脂肪增生,注射后30分钟内需进食。长期胰岛素治疗者每年应检查眼底、肾功能和神经传导,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