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通常在出现反复发炎、阻生或影响邻牙健康时建议拔除。智齿拔除的时机主要有智齿冠周炎发作期后、阻生智齿未引发症状前、正畸治疗需要时、邻牙龋坏风险高时以及智齿囊肿形成早期。
1、智齿冠周炎发作期后智齿冠周炎急性期需先控制感染再拔牙。当智齿周围软组织红肿热痛、张口受限时,应先使用头孢克洛胶囊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炎症消退后1-2周是理想拔牙窗口期。过早拔除可能扩散感染,延迟处理易导致反复发作。
2、阻生智齿未引发症状前通过口腔全景片发现水平或倾斜阻生的智齿,即使尚未出现疼痛,也建议在18-25岁牙根未完全形成时预防性拔除。此时骨组织弹性好,拔牙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避免后期压迫邻牙牙根或导致牙列拥挤。
3、正畸治疗需要时正畸医生评估发现智齿可能影响矫治效果时,常在矫正前或矫正中期安排拔除。特别是下颌智齿萌出力量可能造成前牙再度拥挤的情况,需配合正畸疗程择期拔除,通常选择非炎症期的周二至周四上午手术。
4、邻牙龋坏风险高时当智齿与第二磨牙形成食物嵌塞区,或存在深牙周袋导致邻牙远中面易发龋时,应尽早拔除。临床常见第二磨牙远中颈部龋坏,多与智齿异常萌出有关,早期干预能保存重要咀嚼功能牙。
5、智齿囊肿形成早期X线显示智齿周围出现直径超过3毫米的透射影,提示含牙囊肿可能时需立即拔除。囊肿较小阶段手术可避免破坏下颌骨完整性,术后配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预防感染,降低病理性骨折风险。
拔除智齿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剧烈运动,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可使用医用冰袋间断冷敷面部肿胀区。术后3天开始用氯己定含漱液轻柔漱口,1周内避免用吸管和吸烟。若出现持续出血或剧烈疼痛,应及时复诊检查。日常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智齿异常。
长智齿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具体取决于个体口腔状况和智齿生长情况。智齿正常萌出且位置正确时有助于增强咀嚼功能,但若出现阻生或错位则可能引发炎症、邻牙损害等问题。
智齿萌出后若能完全暴露于口腔且咬合关系正常,可分担部分咀嚼压力,尤其在后牙缺失时发挥代偿作用。部分人群的智齿与其他磨牙形成稳定咬合,不会对口腔功能产生负面影响。智齿牙胚发育正常者,其萌出过程可能仅伴随短暂牙龈胀痛,通过口腔清洁和冷敷即可缓解。
阻生智齿易导致冠周炎反复发作,表现为牙龈红肿、张口受限和放射性疼痛。倾斜生长的智齿可能推挤第二磨牙,造成邻牙龋坏或牙根吸收。骨埋伏型智齿可能形成含牙囊肿,侵蚀颌骨组织。智齿萌出空间不足时,常引发牙齿拥挤和排列紊乱,增加正畸治疗难度。
建议在智齿萌出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通过全景片评估生长方向。出现反复感染、邻牙压迫或囊肿形成时需考虑拔除,而无症状且功能正常的智齿可予以保留。日常应加强智齿周围牙龈清洁,使用冲牙器清除食物残渣,避免细菌滋生引发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