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螨过敏性鼻炎可通过环境控制、鼻腔冲洗、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治疗等方式治疗。粉尘螨过敏性鼻炎通常由粉尘螨过敏原刺激鼻黏膜引起,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流清涕等症状。
1、环境控制减少环境中粉尘螨的接触是治疗的基础措施。保持室内湿度低于50%,每周用热水清洗床单被罩,使用防螨材质的床上用品,定期清理空调滤网,避免使用地毯和毛绒玩具。这些措施能有效减少粉尘螨的滋生和接触。
2、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和分泌物。每日1-2次鼻腔冲洗能缓解鼻塞、减少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冲洗时注意使用专用洗鼻器,水温接近体温,避免用力过猛。
3、抗组胺药物口服或鼻用抗组胺药物能阻断组胺受体,缓解鼻痒、喷嚏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氮卓斯汀等。这类药物起效快,适合轻中度症状,但可能出现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
4、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能有效减轻鼻黏膜炎症。常用药物有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等。需规律使用1-2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长期使用需监测鼻黏膜情况。
5、免疫治疗针对粉尘螨过敏原的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剂量,诱导免疫耐受。治疗方式包括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疗程通常3-5年。免疫治疗能改变疾病自然进程,减少药物使用,预防新发过敏。
粉尘螨过敏性鼻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毛绒制品和灰尘积聚处。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深海鱼等,有助于减轻过敏反应。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能增强免疫力,但花粉季节需减少户外活动。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导致药物性鼻炎。
疥螨感染可通过外用药物、环境消毒及个人防护彻底杀灭。
疥螨是一种寄生在皮肤表层的微小螨虫,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治疗需同步使用杀螨药物和环境清洁。外用药物如硫软膏、苯甲酸苄酯搽剂、克罗米通乳膏可有效杀灭皮肤上的疥螨,使用时需从颈部向下全身涂抹,重点处理指缝、腕部等褶皱部位。贴身衣物、床单需用60℃以上热水烫洗,无法水洗的物品可密封放置两周以上。家庭成员应同时治疗,避免交叉感染。治疗期间避免抓挠,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治愈后需继续观察两周,若出现新皮疹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