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浆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维持血容量、纠正低蛋白血症及提供抗体等。血浆输注的适应证主要有严重烧伤、凝血功能障碍、肝病、大出血、免疫缺陷等。
血浆含有白蛋白、球蛋白、凝血因子等多种蛋白质成分。白蛋白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对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等低蛋白血症患者尤为重要。免疫球蛋白可增强机体免疫力,适用于原发性免疫缺陷或严重感染患者。凝血因子能改善凝血功能,常用于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出血性疾病。血浆中的电解质和缓冲物质还能调节酸碱平衡,对休克、创伤等急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输注血浆需严格掌握指征。非必要输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循环超负荷或传播感染性疾病。新鲜冰冻血浆需在解冻后尽快使用,普通冰冻血浆则可用于非紧急情况。临床使用前需进行血型交叉配血,输注过程中需监测生命体征,警惕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并发症。对于需要长期替代治疗的患者,更推荐使用特异性凝血因子浓缩制剂而非血浆。
血浆输注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可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的摄入,促进血浆蛋白合成。若出现寒战、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定期复查凝血功能、肝功能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严格遵医嘱控制输注速度和总量,避免自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