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正常通常不能完全排除肿瘤的可能性。
肿瘤标志物是血液或其他体液中可检测到的某些蛋白质或物质,其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肿瘤存在。但肿瘤标志物检测存在局限性,部分早期肿瘤或生长缓慢的肿瘤可能不引起标志物水平升高。某些非肿瘤性疾病如炎症、感染也可能导致标志物轻度升高。临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综合判断。
部分恶性肿瘤如甲状腺癌、某些类型淋巴瘤可能不伴随标志物异常。标志物动态监测比单次检测更有意义,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针对性筛查。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持续疼痛等症状时,即使标志物正常也应及时就医。
日常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防癌体检。
轻度肾积水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终身健康,但少数情况可能进展为肾功能损害。肾积水通常由尿路梗阻、先天发育异常或妊娠等因素引起,建议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并监测肾功能变化。
尿流受阻程度较轻时,肾盂内压力可通过代偿机制保持稳定,积水可能长期无明显进展。部分患者因输尿管生理性狭窄或轻度结石导致的一过性积水,在解除诱因后积水可完全消退。这类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每6-12个月复查超声即可,日常注意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和过量摄入高草酸食物。
当存在进行性加重的尿路梗阻时,如输尿管肿瘤、神经源性膀胱或前列腺增生晚期,肾盂压力持续升高会导致肾实质萎缩。这类患者可能出现腰部钝痛、反复尿路感染或血肌酐缓慢上升,需通过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经皮肾造瘘等解除梗阻。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若积水持续超过3年,即使无症状也建议手术矫正。
建议轻度肾积水患者每半年检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出现排尿困难、发热或腰痛加重时需及时就诊。日常应保持低盐饮食,控制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妊娠期生理性肾积水者分娩后6周需复查超声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