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胆固醇总量约为100-150克,主要分布于细胞膜、神经组织和内分泌腺中。胆固醇是合成维生素D、胆汁酸及类固醇激素的重要原料,其含量受饮食、代谢和遗传因素共同调节。
血液中胆固醇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为2.07-3.37毫摩尔每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为1.03-1.55毫摩尔每升。总胆固醇正常值应低于5.18毫摩尔每升。胆固醇在肝脏合成量约占每日需求的70-80%,其余通过动物性食物摄入。蛋黄、动物内脏和海鲜等食物胆固醇含量较高,每100克猪肝含胆固醇约288毫克,鸡蛋黄约1510毫克。植物性食物不含胆固醇但含植物固醇,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吸收。胆固醇代谢异常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相关。
保持胆固醇水平正常需均衡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燕麦、豆类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规律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血脂,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者需遵医嘱进行药物干预。烹饪时选择植物油替代动物油,避免反复煎炸。超重者可通过减重改善胆固醇代谢,吸烟者戒烟有助于调节血脂平衡。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范围是1.04-1.55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脂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功能是将外周组织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代谢,有助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血脂检查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数值受多种因素影响。男性与女性的正常范围略有差异,男性通常为1.04-1.55毫摩尔/升,女性略高为1.10-1.69毫摩尔/升。检测结果可能因实验室标准不同而存在微小波动,但一般不会超过上述范围。数值低于1.04毫摩尔/升时提示偏低,可能与缺乏运动、肥胖、吸烟或胰岛素抵抗有关。数值高于1.55毫摩尔/升时属于理想水平,表明心血管保护作用较强。检测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否则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部分药物如他汀类调脂药可能使该指标升高,检查前应告知医生用药史。
保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正常范围需注意健康生活方式。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提升该指标。饮食中可增加深海鱼类、坚果、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减少反式脂肪摄入。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吸烟者应戒烟。若伴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异常,需遵医嘱进行综合干预。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