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谱五项包括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α-羟丁酸脱氢酶。
1、肌酸激酶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及脑组织中,当心肌细胞受损时大量释放入血。该指标升高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剧烈运动或肌肉损伤等情况。检测时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心肌标志物综合判断,避免单一指标误诊。
2、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是肌酸激酶的心肌特异性亚型,对心肌损伤诊断特异性较高。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4-6小时即可升高,18-24小时达峰值,持续3-4天恢复正常。其动态变化有助于判断梗死范围和治疗效果。
3、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广泛存在于心、肝、肾等组织,心肌梗死时通常在8-12小时后开始升高,2-3天达高峰,持续10天左右。该指标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同工酶分析,其中LDH1主要来源于心肌,LDH1/LDH2比值大于1时提示心肌损伤。
4、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心肌和肝细胞中含量较高,心肌梗死后6-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3-6天恢复正常。因肝脏疾病也可导致其升高,需结合其他指标排除肝源性因素。
5、α-羟丁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是乳酸脱氢酶的同工酶之一,主要反映心肌损伤,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升高持续时间较长7-14天。该指标不受溶血影响,对延迟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有补充诊断价值。
心肌酶谱检测需注意采血时间窗,不同酶类在心肌损伤后的释放动力学存在差异。建议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空腹采血更准确。若结果异常应结合心电图、肌钙蛋白等检查,由心血管专科医生综合评估。日常需控制血压、血脂,戒烟限酒,出现持续性胸痛、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糖耐量试验主要包括空腹血糖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耐量试验主要用于筛查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以及评估糖代谢异常,具体项目可能因检测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空腹血糖检测空腹血糖检测要求受试者禁食8-12小时后抽取静脉血,正常值范围为3.9-6.1毫摩尔/升。该检测能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若结果超过7.0毫摩尔/升可能提示糖尿病。检测前需避免剧烈运动、吸烟及饮用含糖饮料,否则可能影响检测准确性。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需先检测空腹血糖,随后服用含75克葡萄糖的溶液,分别在30分钟、1小时、2小时后采血。该试验能全面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2小时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可确诊糖尿病。试验过程中出现恶心、头晕等不适需立即告知医务人员。
3、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低于6.5%。该指标不受短期饮食影响,但贫血、血红蛋白病变可能干扰结果。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血糖控制监测具有重要价值,检测时无须空腹。
4、随机血糖检测随机血糖检测指任意时间点采血测量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且伴典型症状可辅助诊断糖尿病。该方法便捷但易受饮食、运动等因素干扰,通常不作为单独诊断依据,需结合其他检测综合判断。
5、尿糖检测尿糖检测通过试纸法或实验室分析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阳性结果可能提示肾糖阈降低或血糖过高。该方法操作简便但特异性较低,剧烈运动、妊娠等生理状态也可能导致暂时性尿糖阳性,需结合血液检测进一步确认。
进行糖耐量试验前3天需保持正常饮食,避免刻意节食或暴饮暴食。试验期间应静坐休息,减少活动对血糖的影响。妊娠期女性建议在孕24-28周进行糖耐量筛查,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肥胖等高危因素者应增加检测频率。若检测结果异常,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干预等方式改善糖代谢状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