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症的表现主要有体重超过同龄儿童标准、皮下脂肪堆积明显、活动耐力下降、皮肤褶皱处色素沉着、青春期发育异常等。儿童肥胖症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内分泌失调、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食欲亢进、嗜睡、关节疼痛、呼吸急促、自卑心理等症状。
1、体重超标儿童肥胖症最直观表现为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标准值的20%以上。临床常用体重指数作为判断标准,患儿BMI值常超过同龄儿童第95百分位。体重异常增长多伴随身高增长迟缓,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生长激素分泌紊乱。家长需定期监测儿童身高体重曲线,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
2、脂肪堆积患儿常见面部圆润、双下巴、腹部膨隆等皮下脂肪过度堆积表现,严重者可见皮肤紫纹。脂肪分布多集中在躯干和四肢近端,乳房部位可能出现假性发育。测量腰围超过同年龄儿童第90百分位时需警惕代谢综合征风险。家长需注意儿童体型变化,避免将肥胖误认为健康表现。
3、活动受限肥胖儿童常表现为运动后气促、易疲劳、拒绝参与体育活动。由于体重负荷过大,可能出现膝关节疼痛、扁平足等骨骼肌肉问题。日常活动中可见多汗、行动笨拙等情况。家长应鼓励低强度渐进式运动,避免因运动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4、皮肤改变重度肥胖患儿颈部、腋下等皮肤褶皱处易出现黑棘皮样改变,表现为皮肤增厚、色素沉着。这种改变常提示存在胰岛素抵抗。同时由于汗液浸渍,皮肤褶皱处易发生真菌或细菌感染。家长需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发现异常色素沉着应及时就医检查。
5、发育异常肥胖可能导致青春期启动异常,女孩可能出现月经初潮提前、多囊卵巢综合征,男孩可能出现乳房发育、性发育延迟。部分患儿会因肥胖导致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家长需关注儿童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
预防儿童肥胖需建立科学饮食结构,保证每日蔬菜水果摄入,控制高糖高脂食物。培养运动习惯,学龄儿童每天应进行60分钟以上中高强度活动。家长需以身作则营造健康家庭环境,避免将食物作为奖励手段。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发现体重增长过快要及时咨询专业医师,必要时进行内分泌代谢检查。对于已出现肥胖的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避免自行采取极端减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