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补钾主要是为了预防或纠正低钾血症,维持心肌细胞正常电生理活动。低钾血症可能由长期使用利尿剂、饮食摄入不足、胃肠丢失过多等因素引起,严重时可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1、利尿剂导致排钾呋塞米等袢利尿剂是心衰治疗的常用药物,这类药物会抑制肾小管对钾的重吸收,导致尿钾排泄增加。长期使用可能造成体内钾储备耗竭,需通过口服或静脉途径补充氯化钾缓释片等钾制剂。同时建议定期监测血钾水平,将血钾维持在安全范围。
2、饮食摄入不足心衰患者常因胃肠道淤血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导致膳食钾摄入减少。适量增加香蕉、橙子、土豆等富钾食物有助于改善钾缺乏。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高钾食物摄入量,避免发生高钾血症。
3、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心衰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醛固酮促进肾脏排钾。使用螺内酯等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减少钾丢失,但需注意与ACEI类药物联用时可能引发高钾风险。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电解质变化。
4、胃肠丢失过多心衰患者易发生消化道淤血、肠黏膜水肿,可能引起呕吐、腹泻等消化液丢失。消化液中钾浓度较高,大量丢失会加重低钾。对于严重消化道症状患者,需考虑静脉补钾并治疗原发病。
5、细胞内钾转移异常心衰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儿茶酚胺水平升高促使钾向细胞内转移,造成血清钾降低。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这种异常分布,但需注意该类药物可能掩盖低钾症状。联合补钾时建议采用小剂量多次补充方式。
心衰患者补钾需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进行,避免自行用药。日常可适当选择低钠高钾饮食,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控制体重波动。出现乏力、心悸等低钾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定期复查心电图和电解质。合并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补钾方案,注意观察有无手足麻木等高钾表现。
小儿肺炎合并心衰需立即住院治疗,采取抗感染、强心、利尿等综合措施。
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是儿科急危重症,治疗需在重症监护下进行。抗感染治疗需根据病原学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头孢呋辛酯颗粒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强心治疗常用地高辛口服溶液改善心肌收缩力,同时配合呋塞米片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氧疗和机械通气可纠正低氧血症,限制液体入量并维持电解质平衡有助于缓解心功能恶化。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心率、呼吸、尿量及血氧饱和度。
患儿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哭闹增加耗氧,饮食选择易消化低盐食物,病情稳定后逐步恢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