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通过中医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难以完全治愈。中医治疗骨关节炎主要有中药内服、针灸推拿、艾灸疗法、中药外敷、功能锻炼等方式。骨关节炎通常与关节退行性变、慢性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有关。
1、中药内服中医认为骨关节炎多属肝肾亏虚或气血不足证型,常用独活寄生汤、补肾壮筋汤等方剂加减。独活寄生汤含独活、桑寄生等成分,有助于祛风湿、补肝肾;补肾壮筋汤含熟地黄、杜仲等药材,可改善关节疼痛。需在中医师辨证后使用,避免自行抓药。
2、针灸推拿针灸选取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通过刺激经络缓解疼痛和僵硬。推拿采用滚法、揉法等手法松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这两种方法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急性发作期应避免过度刺激关节。
3、艾灸疗法艾灸通过温热作用驱散关节寒湿,常用隔姜灸或温针灸。适用于怕冷喜暖的寒湿型患者,可减轻晨僵症状。但皮肤敏感或局部感染者禁用,操作时需保持适当距离防止烫伤。
4、中药外敷将活血止痛类中药制成膏剂贴敷患处,如伤湿止痛膏、消痛贴膏等。含川乌、草乌等成分的外用药能快速缓解肿痛,但皮肤破损时禁用。建议每次贴敷不超过8小时,出现过敏需立即停用。
5、功能锻炼中医推荐八段锦、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通过缓慢动作增强关节稳定性。锻炼时应遵循"痛即止"原则,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加重关节负荷的动作。配合呼吸调节能更好改善气血运行。
骨关节炎患者日常需注意关节保暖,避免久站久行。体重超标者应控制饮食减轻关节负担,可适量食用黑豆、核桃等补肾食物。急性期建议使用拐杖分担受力,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复查。中医治疗需长期坚持,配合现代医学的玻璃酸钠注射等疗法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