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导致的牙龈萎缩和牙齿松动通常由牙菌斑堆积、咬合创伤、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洁治术、药物治疗、咬合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 牙菌斑堆积口腔清洁不足导致牙菌斑矿化形成牙结石,刺激牙龈炎症。需定期超声洁治清除菌斑,配合氯己定含漱液、多西环素胶囊、甲硝唑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2. 咬合创伤牙齿排列不齐或不良修复体导致异常咬合力,加速牙槽骨吸收。需通过调磨牙齿或正畸治疗分散咬合力,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解疼痛。
3.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牙周组织微循环障碍,表现为牙龈反复肿胀出血。需在内科控糖基础上,联合使用米诺环素软膏、替硝唑片等靶向治疗。
4. 骨质疏松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或钙吸收障碍导致颌骨密度下降,可能伴随牙齿移位。除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外,可考虑引导骨再生术等牙周手术干预。
日常使用软毛牙刷配合牙线清洁,避免吸烟及过硬食物,每3-6个月进行专业牙周维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