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患者需注意控制饮食、规律用药、预防感染、监测指标及避免肾毒性物质。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炎症,可能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需综合管理以延缓病情进展。
1、控制饮食低盐饮食有助于减轻水肿和高血压,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5克。优质蛋白摄入需适量,以鸡蛋、鱼肉等为主,避免加重肾脏负担。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防止高钾血症。减少磷摄入,避免动物内脏、碳酸饮料等。每日饮水量根据尿量调整,水肿者需限水。
2、规律用药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如缬沙坦胶囊、贝那普利片等,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需严格按疗程服用,不可自行减量。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缓解水肿,但需监测电解质。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胶囊,防止肾损伤。定期复查肾功能,调整药物方案。
3、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降低感染风险。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感染加重肾炎。女性患者需预防尿路感染,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交叉感染概率。
4、监测指标定期检测尿常规观察血尿、蛋白尿变化。每月复查血肌酐、尿素氮评估肾功能。监测血压每日1-2次,记录波动情况。水肿患者需每日测量体重,警惕液体潴留。每3-6个月做肾脏超声检查结构变化。
5、避免肾毒性物质禁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如关木通、广防己。避免接触重金属、有机溶剂等职业暴露。造影检查前需评估肾功能,必要时水化治疗。戒烟限酒,减少血管内皮损伤。谨慎使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注射液等肾毒性药物。
肾炎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7-8小时,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冥想、音乐缓解压力。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出现严重水肿、少尿或无尿、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定期随访肾内科,与医生沟通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