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是一类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部分氢化植物油和天然动物脂肪,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1、氢化植物油来源植物油在高温高压加氢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常见于人造黄油、起酥油及烘焙食品。这类加工方式可延长食品保质期并改善口感,但反式脂肪酸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2、天然动物性来源反刍动物胃肠微生物能将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反式脂肪酸,因此牛羊肉、乳制品中天然含有少量反式油酸。与工业来源相比,天然反式脂肪酸对健康影响较小。
3、加工食品含量油炸食品、奶油蛋糕、植脂末等深加工食品通常含较多反式脂肪酸。食品标签中若标注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等成分,往往提示存在反式脂肪酸。
4、代谢影响反式脂肪酸会干扰必需脂肪酸代谢,降低细胞膜流动性。长期摄入可能影响前列腺素合成,与胰岛素抵抗存在潜在关联。
5、健康风险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与冠心病呈正相关,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1%,约2克以内。
日常应减少食用含氢化植物油的加工食品,选择新鲜食材烹饪。阅读食品标签时注意成分表中氢化油相关表述,优先选用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天然油脂。保持饮食多样化,适当增加深海鱼类摄入有助于脂肪酸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