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糖在人体内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和生理作用,主要包括提供能量、参与细胞信号传导、构成生物大分子等。常见的糖类有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等,其作用差异与化学结构、吸收速度、代谢方式密切相关。
1、葡萄糖葡萄糖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可直接被细胞利用产生三磷酸腺苷。作为单糖,它能够快速吸收入血,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和红细胞的正常功能。血糖浓度主要由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功能障碍需严格控制葡萄糖摄入。静脉注射用葡萄糖注射液常用于临床纠正低血糖或补充能量。
2、果糖果糖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其代谢不依赖胰岛素,通过肝脏转化为葡萄糖或脂肪。过量摄入可能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但天然水果中的果糖因同时含有膳食纤维而吸收较慢。高果糖玉米糖浆作为食品添加剂需警惕,可能增加代谢综合征风险。
3、蔗糖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日常食用的白砂糖即为此类。在肠道被蔗糖酶分解后吸收,升糖指数较高。长期过量摄入与龋齿、肥胖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添加糖摄入不超过总能量10%。红糖、黑糖等未精制蔗糖含有少量矿物质,但营养价值差异有限。
4、乳糖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的特有双糖,需乳糖酶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乳糖不耐受人群因缺乏乳糖酶会出现腹胀腹泻,可选用无乳糖奶制品。半乳糖参与神经节苷脂合成,对婴幼儿脑发育尤为重要。乳糖酸钙等衍生物常用于补钙制剂。
5、麦芽糖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常见于发芽谷物和饴糖。淀粉经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可产生麦芽糖,其甜度约为蔗糖三分之一。在啤酒酿造过程中,麦芽糖是酵母发酵的主要底物。麦芽糖浆在食品工业中常用于改善质构和保水性。
日常饮食中应优先选择天然食物中的糖类,如水果、乳制品和全谷物,限制添加糖摄入。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控糖方案,使用血糖生成指数指导食物选择。阅读食品标签时注意识别不同糖类的别名,如玉米糖浆、浓缩果汁等实质均为添加糖。烹饪时可尝试用肉桂、香草等香料替代部分用糖,既满足口感又减少糖分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