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内镜治疗一般需要1-3次,实际次数与肿瘤分期、病灶范围、治疗方式及个体恢复情况有关。
1、肿瘤分期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通常1次完成,进展期可能需分次切除,术前需结合超声内镜评估浸润深度。
2、病灶范围病灶直径超过2厘米或呈多灶性分布时,常需分2-3次治疗,避免一次性切除导致穿孔风险增加。
3、治疗方式EMR术式可能需多次处理,ESD技术可实现整块切除,但大面积病变仍需分次氩离子凝固术辅助治疗。
4、个体差异合并溃疡或瘢痕组织需延长间隔期,术后病理发现切缘阳性者须追加治疗,高龄患者需评估耐受性。
治疗后需定期胃镜复查,前2年每3-6个月随访1次,饮食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出现黑便或腹痛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