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囊肿可通过局部热敷、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肛周囊肿通常由腺体阻塞、细菌感染、外伤刺激、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1、局部热敷早期囊肿可采用40℃温水坐浴,每日重复进行促进局部循环,缓解肿胀疼痛,无须使用药物。
2、抗生素治疗合并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等药物,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感染有关,常伴随发热和局部化脓。
3、切开引流脓肿形成后需由外科医生行切口排脓,清除坏死组织,术后配合碘伏消毒和凡士林纱布填塞,通常与糖尿病或长期便秘导致的继发感染相关。
4、手术切除反复发作的囊肿需完整切除病变腺体,采用肛瘘切除术或袋形缝合术,多与克罗恩病等基础疾病有关,可能伴随肛周瘘管形成。
治疗期间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久坐久站,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