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蛋白尿通常由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剧烈运动等原因引起。
1、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表现为泡沫尿和水肿。需遵医嘱使用缬沙坦、卡托普利等降压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
2、调整饮食结构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克以下,选择鸡蛋清、鱼肉等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
3、药物治疗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引起的蛋白尿,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
4、定期监测建议每3个月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观察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变化。尿蛋白持续阳性需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以上,出现眼睑浮肿或尿量减少应及时肾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