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肿瘤介入治疗的风险主要有出血、肝功能损伤、感染、异位栓塞等。介入治疗作为微创手段虽相对安全,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并监测术后反应。
1. 出血穿刺可能导致肝包膜或血管损伤,表现为腹腔内出血。轻度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严重者需输血或手术干预。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
2. 肝功能损伤治疗可能影响残余健康肝组织,导致转氨酶升高或黄疸。多数可自行恢复,严重者需保肝药物如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支持治疗。
3. 感染操作可能引发肝脓肿或菌血症,表现为发热、寒战。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三代,已发生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4. 异位栓塞栓塞剂误入非靶血管可能造成肺栓塞、胆囊坏死等并发症。术中需精准定位,出现胸闷、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影像学评估。
术后建议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增强CT评估肿瘤坏死情况。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加重需及时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