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轻度痛经可能自愈,但中重度痛经需医学干预。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前者多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后者常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引发。
1、原发性痛经青春期女性常见,与月经期前列腺素水平升高导致子宫痉挛有关。热敷腹部、适量运动可缓解症状,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萘普生或对乙酰氨基酚。
2、激素波动排卵后黄体酮水平下降可能加重疼痛。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平衡激素,必要时医生可能推荐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调节周期。
3、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性的子宫内膜异位可能引发渐进性痛经,常伴随性交痛。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药物包括地诺孕素、戈舍瑞林等,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灶。
4、盆腔炎症慢性盆腔炎会导致经期下腹坠痛,可能伴有异常分泌物。需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同时配合中药灌肠等物理疗法。
建议记录月经周期与疼痛程度,避免经期剧烈运动,适量补充镁元素与欧米伽3脂肪酸可能改善症状,持续性痛经应及时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