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病人需重点监护呼吸功能、循环功能、感染防控、营养支持四个方面。
1、呼吸功能:监测潮气量、气道压力、血氧饱和度等参数,观察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协调性,定期进行血气分析评估通气效果。
2、循环功能:持续监测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等指标,警惕正压通气导致的心输出量下降,注意液体平衡管理。
3、感染防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监测痰液性状及培养结果,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4、营养支持:评估营养状态,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提供足够热量与蛋白质,维持负氮平衡,注意误吸风险防控。
机械通气期间需保持床头抬高30-45度,定期进行口腔护理,协助病人体位变动,同时关注心理疏导与肢体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