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引起的呕吐程度通常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轻度胆囊炎可能仅出现恶心,而化脓性胆囊炎或坏疽性胆囊炎可导致频繁呕吐并伴随高热、腹膜刺激征。
1、轻度炎症:胆囊黏膜水肿初期多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伴恶心,呕吐症状较轻,可通过禁食、静脉补液及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2、胆道梗阻:结石嵌顿胆囊颈部时胆汁排出受阻,引发剧烈胆绞痛和反射性呕吐,需解除梗阻并联合使用山莨菪碱解痉镇痛,严重者需急诊胆囊造瘘。
3、化脓性感染:胆囊壁化脓时呕吐物可含胆汁,伴有寒战及墨菲征阳性,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需紧急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多数需手术引流。
4、坏疽穿孔:胆囊壁缺血坏死时呕吐呈喷射状,腹痛扩散至全腹,CT可见游离气体,需立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冲洗腹腔,延迟处理可导致感染性休克。
出现持续呕吐伴右上腹压痛、发热时应禁食并急诊就诊,术后恢复期需低脂饮食,避免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