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期间血压升高可能由应激反应、药物副作用、脱水或原有高血压控制不佳引起,可通过调整用药、补液及监测血压等方式缓解。
1. 应激反应:感冒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建议保持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或美托洛尔等降压药物。
2. 药物影响:部分感冒药含伪麻黄碱等成分可能升高血压。需停用相关药物,更换为不含升压成分的感冒灵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或板蓝根冲剂。
3. 脱水因素:发热出汗导致血容量不足,血液浓缩引发血压波动。每日饮水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必要时静脉补充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
4. 基础疾病:可能与未控制的原发性高血压或肾动脉狭窄有关,常伴头晕、心悸。需完善动态血压监测,调整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或氢氯噻嗪等用药方案。
感冒期间每日监测血压3次,避免高盐饮食,若血压持续超过160/100mmHg或出现视物模糊需立即心血管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