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后腹部胀痛可能由术后正常反应、栓塞综合征、胆汁淤积、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缓解、影像学检查、穿刺引流、抗感染治疗等方式处理。
1、术后正常反应介入治疗过程中肿瘤组织缺血坏死,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腹胀隐痛,通常3-5天自行缓解,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
2、栓塞综合征肿瘤栓塞后坏死物质释放引发发热、腹痛、恶心等症状,可能与栓塞范围过大或肝功能代偿不足有关,需静脉补液并使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注射用帕洛诺司琼等止吐药物。
3、胆汁淤积治疗损伤胆管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表现为右上腹钝痛伴皮肤黄染,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解除梗阻,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等利胆药物。
4、继发感染坏死组织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肝脓肿,出现持续胀痛伴寒战高热,需进行血培养后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必要时行脓肿穿刺引流。
术后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剧烈咳嗽或弯腰动作,每日监测体温和腹痛变化,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呕血黑便需立即返院复查增强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