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通常不能仅通过普通内镜确诊,需结合病理活检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方法主要有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免疫组化检测、增强CT、磁共振成像、基因检测等。
普通内镜检查可发现胃肠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但无法直接判断肿瘤性质。内镜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球形或分叶状肿块,表面黏膜多光滑,少数可见溃疡或出血。由于肿瘤位于黏膜下层或肌层,常规活检取材深度不足,容易导致假阴性结果。超声内镜能清晰显示肿瘤起源层次、大小及周围组织关系,配合细针穿刺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增强CT能评估肿瘤血供特点及远处转移情况,典型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免疫组化检测CD117和DOG-1阳性表达是确诊关键,约85%病例存在KIT或PDGFRA基因突变。
建议出现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痛或腹部包块时及时就诊,避免自行服用止血或止痛药物。日常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低渣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胃镜和CT,监测肿瘤复发情况。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肿瘤破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