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困难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变进食姿势、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吞咽困难通常由咽喉炎症、食管疾病、神经系统病变、肌肉功能障碍、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选择软烂易吞咽的食物如米粥、蒸蛋、果泥,避免干硬、粘稠或大块食物。将食物切成小块或搅拌成糊状,适当增加汤汁类食物。进食时细嚼慢咽,每口食物量不宜过多。对于严重吞咽困难者可采用增稠剂调整食物性状。
2、改变进食姿势进食时保持上身直立,头部略微前倾。吞咽时下巴内收,避免仰头动作。可采用少量多次的进食方式,餐后保持坐位30分钟以上。针对不同部位的吞咽障碍,康复师会指导特定的头部转向或倾斜姿势。
3、药物治疗咽喉炎症引起的吞咽困难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蓝芩口服液等抗感染药物。反流性食管炎可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肌无力患者可能需要溴吡斯的明片改善神经肌肉传导。药物需严格按医嘱服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4、康复训练进行唇舌肌肉训练如吹气练习、舌部抗阻运动。吞咽功能训练包括空吞咽练习、声门上吞咽法等。冷热刺激训练可增强咽喉敏感度。呼吸训练有助于协调吞咽与呼吸动作。训练需在专业治疗师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
5、手术治疗食管狭窄可行球囊扩张术或支架置入术。贲门失弛缓症可考虑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肿瘤压迫需根据病情选择肿瘤切除或造瘘手术。术后需配合吞咽功能评估及康复训练,逐步恢复经口进食能力。
吞咽困难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餐后及时漱口。注意观察进食情况,记录呛咳、食物残留等异常表现。定期复查评估吞咽功能恢复进度。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心理紧张可能加重症状,可通过放松训练缓解焦虑情绪。若出现持续体重下降或反复肺部感染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