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可能与运动有关,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过量或夜间运动可能加重失眠。
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能帮助调节生物钟,促进褪黑素分泌,缩短入睡时间并提高睡眠深度。运动时体温升高,随后下降的过程会向大脑传递睡眠信号。建议选择早晨或下午进行30-6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运动后4-6小时体温回落阶段更易产生睡意。运动对失眠的改善通常需要持续2-4周才能显现效果。
剧烈运动或睡前3小时内运动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核心体温过高,反而延迟入睡时间。竞技性运动可能引发焦虑情绪,高强度无氧运动产生的乳酸堆积也会影响睡眠质量。部分人群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关节不适等躯体症状,可能成为新的失眠诱因。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夜间运动可能加重呼吸道肌肉疲劳。
建议失眠患者建立运动日志,记录运动时间、强度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合并心血管疾病或骨关节病变者需医生评估运动方案。睡前可尝试呼吸训练或瑜伽等低强度活动,避免使用电子设备监测运动数据造成心理压力。长期失眠伴随日间功能障碍时,需排查焦虑抑郁等共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