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有早产史、多胎妊娠、子宫颈机能不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生殖道感染、胎盘异常、年龄小于18岁或超过35岁的孕妇、吸烟或酗酒的孕妇、营养不良或体重过轻的孕妇等。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可能面临多种健康风险。
1、有早产史既往有过早产经历的孕妇再次发生早产的概率较高。子宫可能因前次早产受到损伤,导致宫颈机能减弱。这类孕妇需加强产前监测,必要时进行宫颈环扎术。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黄体酮制剂如黄体酮软胶囊进行预防性治疗,同时密切观察宫缩情况。
2、多胎妊娠怀有双胞胎或多胞胎的孕妇子宫过度膨胀,容易诱发早产。多胎妊娠会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导致子宫敏感性增加。这类孕妇需要减少活动量,增加休息时间,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硫酸镁注射液抑制宫缩,并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评估宫颈长度。
3、子宫颈机能不全子宫颈机能不全指宫颈在无宫缩情况下过早缩短或扩张。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胎膜早破和早产。孕妇可能出现无痛性宫颈扩张,可通过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诊断。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宫颈环扎术和使用黄体酮阴道栓剂如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
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等疾病可能影响胎盘血流,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而需要提前终止妊娠。孕妇可能出现血压升高、蛋白尿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拉贝洛尔片控制血压,严重时需提前分娩以保障母婴安全。
5、生殖道感染细菌性阴道病、衣原体感染等生殖道感染可能通过产生炎症介质诱发早产。感染可导致胎膜早破或刺激子宫收缩。孕妇可能出现异常阴道分泌物,需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治疗包括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等抗生素,同时监测宫缩情况。
对于早产高危孕妇,建议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遵医嘱适当补充营养如叶酸、钙剂等,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饮酒和过度劳累。出现规律宫缩、阴道流血或流液等早产征兆时需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防治方案,尽可能延长孕周,保障胎儿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