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低下人群、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婴幼儿、孕妇等群体的小感冒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感冒虽常见,但对特定人群可能诱发肺炎、心肌炎、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1、免疫力低下人群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人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免疫系统受损群体,普通感冒病毒可能快速扩散至下呼吸道,导致病毒性肺炎或继发细菌感染。这类人群感染后易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并监测炎症指标。
2、慢性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患者感冒后易诱发急性发作,出现喘息加重、肺功能急剧下降。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会抑制免疫功能,增加细菌感染风险。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因炎症反应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建议备好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急救药物。
3、老年人衰老导致免疫功能衰退,65岁以上老人感冒后并发肺炎概率显著增高。伴随吞咽功能减退者可能出现吸入性肺炎,基础肺功能差者易进展为呼吸衰竭。需警惕嗜睡、食欲骤降等非典型表现,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感染。
4、婴幼儿2岁以下幼儿免疫系统未完善,呼吸道狭窄,感冒病毒易引发毛细支气管炎。表现为喂养困难、三凹征、呼吸频率超过50次/分。6个月以下婴儿可能快速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药物。
5、孕妇妊娠期免疫调节改变增加重症感冒风险,孕晚期子宫上抬影响呼吸功能。流感病毒可能通过胎盘引发胎儿畸形或流产。出现持续头痛、胸闷需排除妊娠合并心肌炎,禁用利巴韦林胶囊等致畸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上述人群出现感冒症状应加强体温、呼吸频率监测,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食用百合银耳羹等润肺食物。居室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若症状持续3天无缓解或出现意识改变、尿量减少等表现,须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胸片等检查。慢性病患者需定期复查基础疾病控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