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无法替代药物治疗。豆腐富含钙、镁、异黄酮等成分,有助于改善骨密度,但需结合均衡饮食、运动及规范治疗。
豆腐中的钙含量较高,每100克豆腐可提供约130-150毫克钙,且含有促进钙吸收的镁元素。大豆异黄酮具有类雌激素作用,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缓骨质流失。研究显示,长期适量摄入豆制品的人群骨密度流失速度较慢。豆腐还含有优质蛋白和维生素K,前者是骨骼基质的重要成分,后者参与骨钙素羧化过程。
骨质疏松症患者需注意豆腐不宜过量食用,每日建议摄入量控制在100-150克。过量可能干扰铁、锌等矿物质吸收,且部分人群可能存在大豆蛋白过敏风险。石膏豆腐含钙量高于卤水豆腐,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石膏豆腐摄入。豆腐中的植酸可能影响钙吸收,建议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同食。
骨质疏松症患者除饮食调整外,需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药物,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建议每日保证30分钟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每周进行3-5次抗阻运动或负重运动。避免吸烟、过量饮酒及高盐饮食,6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筛查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