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对人体主要有损害消化系统、诱发心血管疾病、增加致癌风险、干扰代谢功能、降低免疫力等害处。地沟油通常指从废弃食用油或餐厨垃圾中提炼的劣质油,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
1、损害消化系统地沟油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苯并芘等强致癌物,长期摄入会直接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反复使用的地沟油氧化酸败后会产生醛酮类化合物,可能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部分劣质油还可能污染致病菌,增加急性胃肠炎概率。
2、诱发心血管疾病地沟油经高温反复煎炸后,会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和过氧化物。这些物质会加速血管内皮损伤,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长期食用可能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严重时可诱发心肌梗死。
3、增加致癌风险地沟油在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多环芳烃、二噁英等强致癌物。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不易分解,会在脂肪组织蓄积,持续破坏细胞DNA结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接触这类物质可能显著提高肝癌、胃癌、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概率。
4、干扰代谢功能劣质地沟油含有大量聚合物和氧化产物,会加重肝脏解毒负担,影响脂质代谢酶的活性。这可能导致脂肪代谢紊乱,出现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等情况。部分有毒物质还会干扰甲状腺功能,影响基础代谢率。
5、降低免疫力地沟油中的有害成分会抑制淋巴细胞增殖,降低免疫球蛋白分泌量。长期摄入可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更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等疾病。部分重金属污染物还可能损害骨髓造血功能,引发贫血等症状。
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食用油,注意观察油品色泽与气味,避免使用反复煎炸的油脂。烹饪时控制油温不超过180℃,减少有害物质产生。日常饮食可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其中的维生素E、多酚类物质有助于减轻油脂氧化损伤。若误食劣质油后出现持续腹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