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可能由遗传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接触过敏原、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修复、避免刺激、药物治疗、免疫调节等方式缓解。
1、遗传因素特应性体质具有遗传倾向,患者常伴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病史。家长需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减少尘螨等过敏原接触。可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免疫调节剂。
2、皮肤干燥过度清洁或环境干燥导致皮脂膜破坏,表现为皮肤脱屑、皲裂。建议家长每日为孩子涂抹含神经酰胺的润肤霜,避免使用碱性洗浴用品。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弱效激素。
3、接触过敏镍金属、染料、香料等物质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家长需排查孩子衣物材质,选择纯棉透气面料。合并感染时可配合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治疗。
4、免疫失调Th2细胞优势反应导致IL-4等细胞因子过度分泌,常见于慢性湿疹患者。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剧烈瘙痒和苔藓样变。需在医生指导下系统使用环孢素、甲氨蝶呤、度普利尤单抗等免疫抑制剂。
湿疹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搔抓和辛辣饮食。反复发作或渗液明显时需及时就诊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