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可能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大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刺激呼吸道黏膜、诱发炎症反应等途径增加患病风险。
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可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纤毛运动功能受损,清除能力下降。长期暴露于高浓度污染环境中,呼吸道反复受到刺激,可能引起气道慢性损伤,逐渐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部分人群如老年人、吸烟者、原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对大气污染更为敏感,更易出现症状加重或病情进展。
在特殊气象条件下如雾霾天气,大气污染物浓度显著升高,对呼吸系统的危害更为明显。某些工业区或交通繁忙区域污染物浓度长期偏高,居民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可能高于其他地区。儿童因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中可能影响肺部发育,增加成年后患慢性支气管炎的概率。
建议减少在污染严重时的户外活动,必要时佩戴防护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使用空气净化设备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有助于降低慢性支气管炎发生风险。如出现持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早期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平时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适当补充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可能减轻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