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可能有助于抑制餐后血糖升高,但无法替代药物治疗或饮食控制。醋中的乙酸可能通过延缓胃排空、抑制消化酶活性等方式影响血糖吸收。
醋酸是醋的主要成分,能够干扰淀粉酶和双糖酶的活性,减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分解速度,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峰值。部分研究显示,餐前摄入少量食醋可使健康人群的血糖上升幅度降低。这种作用对精制碳水化合物效果更明显,如白米饭、白面包等食物。日常可在凉拌菜、汤品中加入5-10毫升食醋,或用水稀释后餐前饮用。
糖尿病患者若合并胃食管反流、胃溃疡等疾病,过量摄入醋可能刺激胃肠黏膜。胃排空延迟还可能影响降糖药物的吸收时效,需与服药时间间隔1小时以上。部分人群饮用后可能出现反酸、烧心等不适,需立即停止使用。醋的降糖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不能作为控糖主要手段。
建议血糖异常者优先通过调整主食种类、控制进食量、规律运动等方式管理血糖。如需尝试醋辅助控糖,应选择无添加的酿造食醋,避免含糖调味醋。监测餐前餐后血糖变化,若持续高于目标范围,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合并胃肠疾病或服用降糖药物者需咨询医生后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