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对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缺铁性贫血、便秘等疾病有帮助。花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植物蛋白及多种微量元素,适量食用辅助改善上述疾病症状。
1、高脂血症花生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帮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花生红皮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调节血脂代谢。高脂血症患者每日可食用10-15粒原味花生,避免油炸或加盐处理。
2、心血管疾病花生含有的精氨酸和维生素E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镁元素可调节心律。其植物甾醇成分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吸收,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作用。建议选择水煮或烘烤方式食用,每周摄入量控制在50克以内。
3、糖尿病花生属于低血糖指数食物,膳食纤维和健康脂肪可延缓糖分吸收。花生中的锰元素参与葡萄糖代谢,锌元素有助于胰岛素合成。糖尿病患者可将花生作为间餐零食,每次15-20克为宜,需计入每日总热量。
4、缺铁性贫血花生含有非血红素铁和促进铁吸收的铜元素,红皮中的多酚类物质能减少铁流失。建议与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同食提升铁利用率。贫血患者每日可食用20-30克花生,但蚕豆病患者应谨慎食用。
5、便秘花生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增加粪便体积,油脂成分能润滑肠道。其镁元素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功能性便秘。建议便秘者每日空腹嚼食8-10粒生花生,配合足量饮水效果更佳。
花生需储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霉变产生黄曲霉素。对花生过敏者、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痛风发作期人群应避免食用。建议选择未加工的原味花生,每日摄入量不超过30克,长期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体重增加。食用后出现皮肤瘙痒、腹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