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第一杯水的温度建议控制在35-40摄氏度,接近人体体温的温水最为适宜。
饮用温水能避免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温水不会像冰水那样导致血管收缩,也不会像过热的水那样损伤食管黏膜。温水能更温和地唤醒消化系统,有助于稀释胃酸,缓解夜间脱水状态。对于有胃部不适的人群,温水可以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温水还能帮助软化大便,对预防便秘有一定效果。
过热的水可能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长期饮用65摄氏度以上的热水可能增加食管病变风险。过冷的水则可能引起胃肠痉挛,特别是空腹状态下饮用冰水,可能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对于有肠易激综合征的人群,冷水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突然饮用冰水,可能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波动。
建议使用可显示温度的保温杯控制水温,或将开水晾至适宜温度后饮用。晨起饮水应小口慢饮,每次200-300毫升为宜,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肾脏负担。可加入少量柠檬片增加口感,但胃酸过多者应避免。养成固定时间饮水的习惯,有助于建立规律的生物钟。若出现饮水后不适,应及时调整水温并咨询医生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