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时放葱蒜可以提升菜肴风味,同时有助于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降低胆固醇、抗菌消炎以及补充营养。
1、促进消化葱蒜含有挥发性硫化物,能够刺激消化液分泌,帮助胃肠蠕动。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适量食用葱蒜可改善饭后腹胀。葱蒜中的蒜素还能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减少胃炎发生概率。
2、增强免疫力大蒜中的大蒜素具有激活免疫细胞的作用,能提高淋巴细胞活性。葱类含有的槲皮素等抗氧化成分可减少自由基损伤,长期适量摄入有助于降低感冒频率。建议将蒜末爆香后快速烹调以保留有效成分。
3、降低胆固醇大蒜中的烯丙基二硫化物能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促进低密度脂蛋白代谢。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规律摄入大蒜可使总胆固醇下降。搭配植物油烹饪时,葱蒜的脂溶性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4、抗菌消炎葱蒜中的有机硫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蒜泥外敷对轻微皮肤感染有辅助效果。烹调时建议将葱白部分拍裂,有助于硫化物释放。
5、补充营养葱蒜富含维生素B6、维生素C及锰、硒等微量元素。蒜瓣发酵产生的黑蒜含有更多氨基酸。急火快炒能减少水溶性维生素流失,搭配动物性食材可提高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率。
日常使用葱蒜时需注意新鲜度,发芽变绿的蒜瓣营养价值下降。胃肠溃疡急性期患者应减少摄入。建议将葱蒜作为调味品每日食用10-20克,可与姜、花椒等香料搭配使用。保存时需保持通风干燥,避免冷藏导致水分流失。特殊体质者初次尝试可少量添加观察耐受性。